close

 

捍衛任務其實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得,你知道嗎?

神展開的那種改編。那是另一個故事了。

 

第一集的佳績勢必給續集帶來更多期待,而在第一集接受暴頭流的衝擊後,難免擔心自己的期望會大於實際。

EP1中,我們知道約翰報了血仇,先殺偷車小屁孩,再殺其父,最後順便牽了條狗回家。而這條狗,也是約翰的新寄託。對觀眾而言,也是與第一集連結的橋樑、窺探約翰內心世界的媒介。

 

「這狗有名字嗎?」 「…… 沒有。」

一開始我正猜想,新狗的名字是不是跟亡妻一樣?

但約翰選擇留白,讓畫面瞬間多了看不見的情感流動。

這有點像約翰在銀行中看著護照、槍、與金幣時發出的怒吼一樣。他知道回不去了,但就算死他也得嘗試一次。這充滿許多無奈。首先,他必須正式的重操舊業,不像第一集帶有情感意義的復仇之路。第二,他要殺的人與他交情匪淺,但有契約在身的約翰別無選擇。這裡其實傳達的很明確 : 當初他用來讓自己有機會退休的東西,如今被用來迫使他重出江湖,何等諷刺,卻也都是現實的殘酷。不只是殺手,生活中的一切只要和人扯上利益關係,就必須清楚認知:欠了就一定要還。不禁感慨約翰怎麼那麼傻,但至少透過標記他也度過了一段美好的退休生活,得以陪妻子面對死亡,我想這個賭注也是值得了。

片頭有很刺激的飛車追逐,雖然約翰是追人的不是被追的,還是讓人好奇這場追逐最後的結果是什麼?尤其一開場沒有配樂、沒有剪接,那種臨場感與懸疑感十分有趣。而緊接在後,約翰前去奪回他的愛車,作為整部電影武打戲的開場。有人會吐槽 : 為什麼小羅簍都沒有帶槍? 那不如反過來說:為什麼約翰不帶槍?其實觀影當下我都會自己腦補: (嘔,因為他們在自己的地盤比較鬆懈,所以除了站崗的以外都沒有帶槍,偏偏那些站崗的一開始就被約翰摸掉了)

我想說的是,何必計較這呢?

明顯的是一種戲劇效果,告訴你:「好囉這是捍衛任務2,知道你們已經期待基哥開打很久了,這是一點開胃小菜。」至少在我看來,這並不會構成違反常理的因素。這場戲最值得稱許的,是約翰(基哥)開著他的愛車撞來撞去,人也被撞的飛來飛去,不剪接,更真實的傳遞充滿破壞性力道,聽起來粉身碎骨。私心的說,這是整部電影最令我喜愛的橋段。

打著動作片的旗幟,本片成功的設計出讓人耳目一新的動作場面。從片頭的飛車追逐、報廢車工廠,一路到羅馬的陰暗古道、大都市地鐵裡的追殺(與凡夫俗子),再到迷幻鏡像特展的大決鬥( Ruby Rose),足見用心之處。而鮮少剪接打鬥片段除了顯現演員本身的底子外,也提供觀眾較為舒適的觀賞經驗。

可能某些人跟我一樣,越看越無力。一開始畢竟還是蠻緊張的,因為打鬥場景是很直白露骨不多剪接,充滿力量的對抗更增加勝負的不確定性(當然我們潛意識都知道有一個人絕對不會死)。但這樣的情緒到了後面的大對決時終究還是接近疲乏,實在可惜。可惜的是,我沒辦法靜下心的讓自己沉浸在氛圍之中,因為就算搏鬥技巧很多,觀眾的眼睛只來的及接收: 過肩摔、拳頭、暴頭,很難咀嚼這些動作安排背後的細節和學問。不過,雖然如此,我仍然不認為這是負面的,因為它畢竟是動作片,非主流商業娛樂動作片。同時我也在思考,真實世界的殺戮,也該就如此平凡枯燥。誰的技巧與力量勝出,誰就能繼續存活。現實,簡單。

本片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依然是殺手世界的營造,有趣且讓人驚喜。每個機構都有存在的意義與其規則,讓殺手世界更完整,更專業。同時這些機構帶有一種復古的設計美感,和其他充滿電音與現代感的場景形成對比卻不覺詭異。甚至可以說整部電影不管在色調或畫面構圖上,都讓人感覺舒服、美麗。難以形容的感覺,但回想起來只能說 : 精緻。我想,第三集真的難拍,經過一、二集,我真的不知道還能期待什麼了。

總結來說,捍衛任務2是一部紮實的動作片,拒絕眾取寵。順利的利用跑車讓劇情節奏連貫,開始殺手世界的拓展,最後事情開始失去控制,故事規模也漸漸擴大。第一節講述的是約翰的私人恩怨,有始有終。第二集成為殺手界的權力爭奪,宛如失控的火車,不禁讓人好奇: 到底要把誰殺掉才能結束一切?第二集開放式的結局非人人能接受,但這正是為系列承先啟後的巧妙要素。基奴李維也許不再年輕,但他的體型、造型、氣質,完全把這部片昇華到另一個階段,也由衷的感謝他帶來這獨樹一格、風格強烈、真槍實彈的殺手系列電影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電影 影評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尸位宿人亂吃阿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